当前位置: 胶片 >摄影不是艺术
时间:2023/10/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专家详细介绍白癜风丸说明书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30/9251808.html
当下只要能称得上热爱摄影的都叫摄影人;十三年前我大呼小叫在网上这么称呼的时候,其实是想把我们这些迷恋拍照、技术又不咋地的一帮子人与专业人士有个区别,却没想那些摄影家、摄影师们也怕被人们束之高阁,纷纷加入进来,这倒好,称呼一下变得简单,也没有贵贱之分了。以前摄影这个行当是很牛的,数量少,从业人员少,还显得很神秘;从相馆取回照片即使人模狗样儿也很知足,要怪也是怪自己没长好,从来没想摄影师有什么毛病;说某家相馆要是人流不断,那一定有个“身怀绝技”的摄影师在里面的,因为总去那家的人,一定觉得那家的摄影师照出的照片比自己长得好。一九八零以前有相机的人凤毛麟角,到八零年,以家庭形式拥有相机的情况悄悄多起来,但也同样可谓凤毛麟角;八三八四年,大量日本彩色胶卷充盈市场,才使相机真正走入家庭变为现实,在北京这类大城市到八十年代末,百分之五十的家庭至少有台“傻瓜机”已经不成问题;但直到这个世纪初,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也仅仅是用它留个影,拍风景那是不敢想的。四十年前说的艺术照,是指被拍摄主体的造型。比如人穿上演出服,比如剧照舞台照,比如在相馆摄影间借助道具和灯光设计出的形象,比如特殊环境下一个什么特殊的主体被特殊的光打造出一个特殊的情景等等;总之,是照片记录了场景或主体,那场景或主体才或许是艺术的。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末期,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相片可以被美化,相馆的生意一下火爆起来,模样一般的想弄张美的,美的想更美,几乎每个家庭的女人都花钱让相馆连拍带画做几张除了自己谁也认不出她的照片;这种能改变照片效果的技术开始被当作艺术出卖了。新世纪的开始,成熟的数码技术扑面而来,“中国摄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反数码相机每年以叠加几倍的数量把有意无意的人拉进摄影的队伍。爱好者不再为昂贵的胶片价格和冲洗价格发愁,几乎是一次性投资,就能让自己享受无尽的乐趣。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十年,更使数码后期的电脑制作吸引了绝大多数中国摄影人,他们几乎一致的、心照不宣的把电脑制作的那部分技术也算在了相机成像那一刻的技术里,并不断以此炫耀,并心无忐忑地把这部分技术算进了拍照水平,还信誓旦旦的瞪着眼睛宣称这是拍照的结果。假片缓缓进入了中国摄影界的权威领域,那些“家”们开始了“造影”,甚至在评赛中获得默许;因为诸多的丑闻越来越少,从另一面证明了许多一看便知是照不出来的那些照片被他们不懈地向人们灌输而获得被认可的程度。相机只是一台把立体空间的景物记录在平面上的机器,使被摄景物在平面框看上去色彩舒服、布局舒服、角度舒服而已,只能说明摄影人在使用机器上的技术娴熟,他们只记录了定格之前的“艺术”,而定格那一刻不是艺术,更不属于艺术范围。世界有八大艺术(也有新说九大艺术),之所以不包括摄影,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摄影只是技术,操作机器的技术。艺术创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无到有的过程;绘画是这样,电影也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是有界限的,非说摄影在艺术领域已排到了第九第十,也是没办法的;非说猴子长得像人或接近人就应该是人,那就真没办法了,那就是人吧,只要自己高兴,怎么说都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6234.html
------分隔线----------------------------